搭乘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的广西特产,14小时就能抵达越南河内安员站;友谊关口岸的智能闸机15秒放行一辆货车;南宁跨境电商货物通关只需1小时……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窗口,广西正紧握机遇,立足沿海、沿江、沿边三重区位优势,构建起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高效通关网络,把通关便利转化为贸易增长的核心动能,服务广西外贸高质量发展。
眼下,友谊关口岸正值货物通关旺季。满载进口农产品和出口国产电子产品的货车络绎不绝。
余伟鹏正拿着手机,在“智慧友谊关”手机App上查看货物通关情况。作为广西荣盛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货物代理人,余伟鹏对友谊关的变化感触颇深。过去为了货物查验,不仅要提前拿着纸质单证到前台排队取号,还得守在查验现场时刻留意空位,生怕错过查验时间。
“现在动动手指就能通关!” 余伟鹏一边演示一边说,“自动排队叫号、实时查看进度、线上提交单证…… 这些以前需要在查验场来回奔波的事,现在只需在手机端轻点几下。”
他的感慨,正是口岸智慧化改革的缩影。随着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的繁荣发展,友谊关口岸作为通往东盟国家便捷的陆路通道,通关量逐年攀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友谊关口岸创新探索全信息智能通关及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卡口验放”新模式,率先在全国公路边境货运口岸实现海关、边检共用一个卡口作业,实现一站式通关。出入境车辆快捷通关系统2.0版实现了“预先备案、自主采集、快速核验”,将口岸过卡时间定格在15秒以内。口岸等待出境车辆排队时间已经由5—7天缩短至1—2天,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友谊关海关通过对货物通关各个流程节点进行梳理,把货物通关全流程由15个环节再次精确划分至21个环节,对车辆实时监控,让车辆通关各环节耗时可视化,确保车辆调度顺畅,时刻行驶在最优路线。”友谊关海关物流监控科工作人员陆春蓉说。
南宁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友谊关口岸监管进出境车辆26.9万辆,同比增加20.3%。
作为中越首个跨境智慧口岸项目,友谊关智慧口岸4次写入中越《联合声明》,以新质生产力深化中越合作。
目前,智慧口岸中方项目已经基本建成,各项设备系统已顺利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中方段计划年内试运行。据越方通报,越方智慧口岸建设方案已于2024年8月17日获批,正在加紧建设。
“智慧口岸建成之后,口岸通关将在智能化、无人化的前提下实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货物从广西南宁到越南北江、北宁省将在24小时内运达。”友谊关海关副关长石磊说,届时,中越跨境贸易将迎来通关不打烊的新阶段。
3月25日上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西部陆海新通道首列铁路笼车班列,满载200台国产长安汽车缓缓驶入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无缝衔接海运滚装船,发往中东阿联酋迪拜杰贝阿里港。
这样的“零换乘”高效联运,在两年前难以想象。2023年6月底,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之间的一段隔离围网被拆除了,“两进两出”的查验流程被简化为“一进一出”的智能通关模式。
不同环节的数据流动起来,海铁之间的联运更加高效便捷。海关所需监管数据自动传输,进出闸信息、装卸数据实时互通,海关报文录入实现自动化……人工干预环节显著减少,全环节信息实现实时采集提取。
“现在柳州汽车零配件出口到印尼,通过铁海联运班列只需要10天左右,大大缩短运输时限。”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KD车间生产运行主管牟钧告诉记者。
依托广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北部湾港务集团与钦州港海关升级“智慧湾”系统。针对船舶靠港、装卸、入堆、报关单申报、查验、货主提离等主要环节设置“一张表”作业节点38个;通过“一个屏”可视化展示口岸通关时效、作业时长、装卸效率等关键指标;成立联合指挥中心,推动各方厘清职责边界,把港口物流作业时效数据纳入系统,打破数据信息壁垒,实现口岸通关堵点难点问题“一起干”。
得益于一系列通关措施的优化,越来越多的广西货、外地货从北部湾港走向世界各地。据统计,截至5月17日,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54.96万标箱,同比增长72.3%。班列货物运输品类已达1234种,辐射我国18个省(区、市)73个城市158个站点,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56个港口。
全国首创的“虚拟卡口”应用场景下,搭载进口海鲜的货机落地后,无需经传统陆侧转运,直接在机坪空侧完成分拨,装上运往国内各地的车辆。
“虚拟卡口”通过无感式过卡技术,取消了物理电子栏杆,利用无线RFID射频识别、自动采集货物和车辆数据,与海关电子数据实时交互,“空空中转”货物能够在机坪直转、直通,进一步释放航空货运的时效性优势。
“这一应用场景减少了1次安检、2次进(出)场和3次装卸作业,节约作业时间4小时以上,平均每票货物可降低1100元物流成本。”南宁吴圩机场海关监管五科科长钟昌成介绍。今年1—4月,经空侧转运中心监管“空空中转”货物462票、594.8吨,同比分别增长23.8%、60.9%。
“现在货物下飞机就能快速转运,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保证了海鲜的新鲜度,我们的成本降低了,客户满意度也提高了。”广西鱼捕头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玉宙赞不绝口。
航空口岸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持续提高,不仅为生鲜产品保驾护航,更加快了空运渠道跨境电商发展,持续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便利。
南宁吴圩机场海关优化跨境电商出口全流程监管,推动南宁综保区、南宁空港区联动“无感式通关”改革,指导跨电中心监管场地搬迁扩容,积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南宁—东盟”24小时“卡车—航空”物流圈,大力拓展“空空中转+卡车航班”等多式联运业务,加快空运跨境电商发展。
一系列举措畅通海陆空立体运输渠道,让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愈发宽广、愈发畅通,为区域经济发展释放更多潜能。
数据印证成效。2024年,广西口岸通关货物总值1.21万亿元,货运量2.0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2.5%,2.9%。通关货物总值连续两年突破1万亿元。
南宁南湖睡莲拍摄指南(速通版):机位地图+光线密码,收割朋友圈只需这几步
广西有戏 请你看戏第三期|绝美国风大戏《人面·桃花》来袭!参与互动免费抢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