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银行:RFID复合型智慧保险柜项目

 行业动态     |      2024-11-06 10:29:22    |      小编

  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我行业务的蓬勃发展,网点中各类重要物品实物数量日益增多,对于重要物品相关业务的审核与查询仍有不少是人工操作,不仅人员占用多、手工工作效率低,结合风险内控检查管理要求,重要物品的保管、取用、盘点操作风险管控问题显现,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项目目标:我行进行RFID复合型智慧保险柜的探索,旨在加强运营条线重要物品的管理,简化营业网点人员的手工操作、盘点流程,进一步提升智能化风险防控水平,以满足行内对重要物品的精细化运作、数字化管理的新要求,促进轻型网点转型,解放人力、解放空间。项目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物品保管、物品交接、自动盘点、生物识别、数据系统交互核对管控等功能。

  RFID复合型智慧保险柜项目的应用RFID识别技术,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物联网的前提。RFID技术相较其他感知技术(二维码、条形码等)具备无需接触、无需可视、可完全自动识别化等优势,在适用环境、读取距离、读取效率、可读写性方面的限制相对较低。通过在柜体中布放RFID读写器与读写天线,读取RFID标签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物品的位置和其他信息,实现自动化管理。

  采用可靠的软硬件产品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系统大限度集成稳定且优秀的技术及组件,采用成熟技术以降低系统的不稳定性;系统支持基于集群技术的负载均衡功能,保证核心应用有足够的备份容错,提高可靠稳定性。

  系统技术水平需具备产品的先进性、开发的持续性,以保证系统不断地更新并顺利升级而维持系统的先进性。

  系统结构应易于扩充,能够适应今后可能出现的较大任务负载。硬件平台具有可升级性,当需要时可以通过设备扩展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系统软件具有可扩充性,采用面向对象的结构设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完全模块化的软件架构使得在今后业务发生变化时,模块的增加和对模块的修改不应对其他模块产生影响。

  采用易熟悉的、易于维护的系统平台。可操作性及界面友好,充分考虑使用人员的特点,使数据处理工作简单、方便、快捷。业务流程清晰,符合常规业务处理习惯。

  当前市场应用智慧柜主要为单一物品场景,即专项保管钥匙、专项保管权证、专项保管重要空白凭证等。我行创新多样化模式,通过单个柜机实现对不同物品的管理和使用,区分高频及超高频版块,重点攻技术难点,分别管理内部物品和对客物品。

  我行在软件功能上打通壁垒,畅通数据,将柜机物品联动行内系统操作进行数据比对。智慧柜内物品出入库以行内系统的操作为驱动,避免人为或者失误导致的未及时入库、提前出库等问题;实现智慧柜权证数据与押品系统数据比对,智慧柜印鉴卡数据与柜面、验印系统数据比对,重要空白凭证与柜面核心数据比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并通过预警模型、推送统一消息平台提醒加强风险防控。

  智慧柜的上线应用实现了总分行远程对营业网点实物管理能力由无到有的质变,通过远程盘点、设置超时未入库、超时未建库等风险模型,掌握分支机构实物状态及数量、实物管理情况等,有效变革总分行以往必须亲临网点对实物进行管理的方式,为运营内控管理提供了抓手。

  项目过程按照需求阶段、实施阶段、试点阶段、推广阶段四个阶段分步进行,结合软硬件本身特点进行具体落实。前三个阶段为项目建设主体周期,共计7个月。

  需求阶段:2023年2月1日至2月28日,本阶段完成需求分析,充分详尽考虑并明确详细功能,包括建设目标制定、改造范围确认、改造轮廓概述、具体要求制定,以及预期结果表述。

  实施阶段:2023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本阶段完成项目主体功能的实施改造及测试验证。

  试点阶段:2023年5月31日至8月31日,本阶段完成项目上线、试点应用,具体工作包含竣工验收、项目实施文件整理、项目移交使用部门,并根据试点使用情况迭代优化功能。

  推广应用:试点阶段我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家网点进行全柜机、全业务的上线家网点。

  Bsports必一体育

  用户反馈:项目应用初期存在存量物品攻关阶段,为一次性工作,且由供应商协助配合,其后日常应用便利快捷,系统软件设计合理、更新迭代迅速有效,能够有效支撑前台业务及管理。

  该项目实现我行重要物品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能力的有力提升,能进一步促进我行业务管理满足监管需求,较快体现我行智能化转型成果。

  具体而言,该套系统将重要物品管理的任务流、审批流、操作流、记录流等工作流转变为电子化流程进行同步处理,一是解放操作人力,智慧柜完成抵质押品、印鉴卡等物品的全柜物品盘点仅需2-3分钟,盘点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智慧柜物品交接便捷无需登记,三种交接方式及自动日志记录,极大地便利前台物品交接及管理,直接取消交接登记环节,每日至少节约10分钟。二是解放管理人力、释放空间,灵活性配置可满足网点不同物品数量的保管需求。实现柜机保管物品的多样化能力,可替换/节省前台保险柜至少3个,减少密钥管理至少3套。三是常态化的系统盘点、预警,缓解了因管理人员紧张而导致的管理频率、力度不足问题,有效强化了风险控制。总而言之,采用智能柜后网点人员能效比提升70%-80%,极大的提高条线人员工作效率,简化操作流程,释放营业网点运营管理人员的人力压力。

  项目建设经验:RFID复合型智慧保险柜项目在我行的战略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此类应用类软硬件一体项目,且为着重解决一线款困难的项目,应避免闭门造车,需求形成需充分调研网点需求、网点痛点,形成不浮于空中的需求,脚踏实地通过试点机构的应用不断迭代优化,真正解决网点问题,体现产品价值。

  项目推广经验:RFID复合型智慧保险柜项目的设计能够满足我行大部分营业网点的多样化配置需求,包括立式主柜、壁挂主柜、立式副柜,便利组合拆解应用,易于推广。同时,我行推广计划结合机构意愿、业务实际、维保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形成以机构自愿为基础的有效推广、以解决实际难点痛点为目标的应用和管理创新。

  更多金融科技案例和金融数据智能优秀解决方案,请登数字金融创新知识服务平台-金科创新社案例库、选型库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