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北斗星通(00215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芯片及数据服务、导航产品、陶瓷元器件。以芯片、天线为基础,加速打造“云+芯”一体化的业务模式,采取多技术融合手段,构建全球领先的“智能位置数字底座”。
公司坚持推动云+芯的业务模式,芯片及数据服务主要包括芯片和数据服务两大类。其中,芯片主要包括各类自研芯片和以自研芯片为基础的各类自研板卡、模块等,数据服务主要包括以提高定位精度为目的的云增强服务、以快速定位为目的的云辅助服务和海洋渔业位置数据服务。
芯片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优势业务,面向高精度和标准精度的定位应用需求,提供自主研发的芯片、模块和板卡等基础器件,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地位。公司芯片应用分为行业及车载应用类和消费类两大类。
包括NebulasⅣUC9810全系统全频点射频基带及高精度算法一体化GNSSSoC芯片、UfirebirdIIUC6580低功耗小型化射频基带一体化多系统双频GNSSSoC芯片、UFirebirdUC6226低功耗、高性能GNSS导航定位芯片。模块包括UM980全系统全频点RTK定位模块、UM982全系统全频高精度定位定向模块、UM960/UM960E全系统多频高精度RTK定位模块、UT986全系统多频高精度授时模块、UM620N车规级多系统双频导航定位模块、UM621N车规级多系统双频组合导航定位模块、UM220-IV系列车规级/工规级多系统GNSS导航定位模块、UM220-INS系列车规级/工规级多系统GNSS组合导航定位模块、面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方向的UM670/UM671、UM680/UM681系列模块等。
包括CC02系列超低功耗双频基带射频一体化定位芯片、CC00消费类高精度双频基带射频一体化定位芯片、CC11系列超小尺寸单频多模定位芯片,基于上述产品极低的功耗和极小的尺寸来满足消费类及物联网行业多元化应用的需求。
公司单北斗全频点射频基带及高精度算法一体化BDSSoC芯片UCD9810,双频单北斗定位芯片UCD6580A,单北斗导航定位芯片UCD6226NAS等芯片已通过单北斗认证,支持北斗系统独立定位,提供精准、可靠的定位体验,同时,基于该系列芯片的系列单北斗模组产品也已发布,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特性化应用需求。面向物联网消费类应用领域,公司已经完成双频单北斗高精度型定位芯片CC0018Q,单频单北斗导航型定位芯片CC1177Q/CC1177W,超低功耗双频单北斗导航型定位芯片CC0218B四款产品的认证,通过对北斗定位系统独立定位的支持,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集成度、低功耗的应用体验。
数据服务主要包括以提高定位精度为目的的云增强服务、以快速定位为目的的云辅助服务和海洋渔业位置数据服务。
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自主高精度定位算法,经市场验证,算法性能和复杂场景下的可用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面对智能化时代各类应用场景对高可靠、高精度、连续的位置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于2021年5月发布TruePoint全球高精度云服务平台后,于2023年11月发布基于NRTK技术的面向中国区TruePoint.CM厘米级定位服务产品,于2024年9月发布基于PPP-RTK技术的面向中国区的TruePointFOCUS厘米级定位服务产品和面向全球市场的TruePointREACH厘米级定位服务产品,实现云增强服务完整产品体系的建立。
基于全球化、全场景、高可靠的高精度数据服务平台,面向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辅助定位、云芯一体化和算法IP等产品和服务。
云辅助服务主要是基于分布于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参考站采集卫星数据,通过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后,向客户提供GNSS实时星历和扩展星历数据,从而实现为终端用户提供辅助导航定位服务。
2024年公司新推出TruePointLITE校正服务产品,专为功耗敏感型应用设计,创新性地解决了低功耗高精度定位的难题,提供全球覆盖的亚米级及车道级精度,显著降低高精度定位功耗。
云辅助服务能够满足实时和可预测位置数据需求,极大缩短定位时间,显著降低终端定位功耗,为消费者和大众市场设备使用者提供辅助快速定位服务。主要客户类型包括手机芯片厂商、OEM厂商、电信运营商、物联网设备等厂商。
经过近四年的自主研发与积累,公司已经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NRTK、PPP-RTK等核心算法技术,高精度定位服务产品已经获得智能割草机、精准农业、测量测绘、无人机、智能驾驶等行业头部客户的认可,正在规模化商用导入阶段。公司的辅助定位平台继续稳定地为数以十亿计的用户提供电信运营商级的服务,保持SLA99.999%的水准。
云服务专注于位置数据服务市场,以辅助增强位置服务与高精度算法为基石,打造网-云-芯一体化能力,联合芯片商、集成商、运营商等合作伙伴,面向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辅助定位、云芯一体化和算法IP等产品和服务。云服务重点着力市场为消费类(包括手机、可穿戴等)、行业类(无人机、室外机器人、精准农业)、智能驾驶和数字城市类(共享经济、堵塞治理、天然气管道巡检)等新兴智能市场。
海洋渔业位置数据服务是公司传统优势业务,主要为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提供信息系统应用解决方案与信息服务,在以往业务基础上,公司积极开拓水上交通运输(海事)领域相关业务。公司作为我国首家获得北斗系统运营服务分理资质单位,通过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运营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短信息)服务和基于位置的增值信息服务。行业应用与运营服务主要采取直接客户销售方式开展业务。
北斗星通开拓了我国首个北斗民用规模化应用,公司自主开发的卫星导航产品全面领跑行业,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各领域。导航产品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要包括以下产品:
(1)天线产品:包括卫星定位天线(基准站天线、测量天线、车载天线、无人机/手持机天线、航空天线、高抗振天线、一体化天线、高铁天线)、卫星通信天线、陶瓷天线、授时天线、物联网RFID天线等。作为终端产品的基础部件,广泛应用于测量测绘、无人机、精准农业、机器人、传统燃油车、智能网联汽车及自动驾驶、数字化施工、形变监测、移动通信、智慧交通等领域,用于实现卫星导航信号和无线通信信号的接收和发射。
(2)代理产品:包括国内外先进的卫星导航产品、惯性导航产品、激光雷达产品、软件产品等,广泛应用于测绘、机器人、铁路、无人机、智能驾驶、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精准农业、应急监测、测试、航空、电力等领域。主要客户群体为测绘领域定位定向应用类用户、无人机飞控定位定向应用类用户、CORS站定位和观测应用类用户、精准农业定位定向应用类用户、智能化/数字化场景应用类用户等。
(3)信息装备产品: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应用终端、北斗指挥设备、北斗应用系统、天通卫星通信终端等。该业务为用户提供卫星导航、惯性导航、授时、定位定向等基础产品、终端产品、解决方案及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系统。
北斗星通是少数同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波陶瓷材料、低温共烧陶瓷(LTCC)和高温共烧陶瓷(HTCC)材料制备工艺技术并实现器件规模化制造与应用的厂商之一,陶瓷材料主要包括微波介质材料、LTCC材料、HTCC材料、陶瓷基板等,陶瓷元器件主要包括微波陶瓷介质器件和LTCC器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航空航天、模块及芯片、元器件封装等领域。公司具备领先的微波射频器件仿真设计能力以及稳定的大批量生产工艺技术能力,可按客户要求进行灵活设计,具有交期短、成本低、质量可靠等优势。
公司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抢抓智能化发展机遇,紧跟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市场需求,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成本优势,消费类定位芯片、高精度云服务等战略性投入业务发展潜力显现,公司竞争力日趋增强。报告期内,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地位日益稳固,市场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品牌影响力不断上升。
公司战略定位紧跟国家高质量发展、行业形势和客户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构建覆盖全球、国际领先的“智能位置数字底座”战略目标,加强研发投入,形成了卫星导航核心部件全产品系列、全应用领域、全区域覆盖的新优势格局,形成了多源融合的技术路线,云芯一体化商业模式加速落地,构建了产业链上下游相互协助的生态模式。
公司通过对重点业务板块和方向持续投入,加强研发条件建设,完善研发体系,引进高水平人才,推动产品和技术升级,以技术创新引领业务拓展。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79亿元,占营业收入20.06%。持续加大云服务和消费类芯片两大战略业务的投资,公司面向未来方向及更广阔市场领域的产品性能优势得到持续领先。
报告期内,共申请专利37项,共授权39项。获取8项软件著作权。集团公司累计共申请专利1137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747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63项,申请外观专利127项。专利产业化率为78.3%。集团公司累计授权专利814项,累计有效授权专利576项。共取得软件著作权证书345个,集成电路布图已授权8个。
公司具有较完整的产品体系并逐步完善,芯片、模组、板卡、天线等优势基础产品及云服务在客户应用场景联动。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业务协同优势,“云芯一体化”发展模式已经建立,产品已经走向市场,“云+芯+天线”的业务组合在割草机等市场领域得到应用,提供了全方位解决方案。
公司顺应新形势的变化,坚持构建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加拿大控股子公司RxNetworks的辅助定位云服务的成熟技术、运营经验、优质客户,结合国内导航芯片的优势,加大高精度位置服务方向的投入和协同,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准位置服务。
公司积极搭建“以奋斗者为本”的平台和激励机制,形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子公司股权激励、创新业务合伙人计划、超额利润奖励、专项奖励等长短期相结合多元化激励机制。
公司聚焦智能位置数字底座+陶瓷元器件主业,抢抓市场机遇,报告期内,公司整体实现收入8.92亿元,同比增加2.04亿元,增长29.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2万元,同比增加4538万元,增长103.23%。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1、受益于智能割草机、智能驾驶、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公司的芯片模组和天线、为快速突破行业壁垒,补齐车载天线短板,公司报告期内收购了深圳天丽,增加了收入。收入增长使得归母净利润实现大幅度增长。
报告期内,芯片及数据服务业务实现收入为4.71亿元,同比增长71.80%。主要由于行业芯片在智能驾驶、智能割草机、智能穿戴等领域需求增加,收入同比大幅提升。其中高精度芯片收入同比增长28%,标准精度芯片收入同比增长118%,消费类芯片收入同比增长210%。
报告期内,导航产品实现收入3.36亿元,同比下降3.22%。其中天线业务受益于智能割草机、智能驾驶领域出货量增加以及深圳天丽并入,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54%。代理业务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爆发式增长带动了代理产品激光雷达出货量大幅增加,收入同比增长27%。特种装备业务受政策及业务整合影响,收入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报告期内,陶瓷元器件实现收入0.85亿元,同比增加28.02%。主要由于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不断的开拓新市场,产品在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等市场领域广泛应用。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北斗星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